2023赛季中超联赛进行到中段,比赛对抗愈发激烈。围绕胜负的争议判罚接连出现,导致部分球队对结果不满,同时也给相关工作人员带来更大负担。为此,不少声音呼吁要启用高水平的外籍裁判来执裁联赛,足协及职业联赛方面也对此表示认同。据媒体报道,外籍裁判或将在杭州亚运会结束后重返中超执裁工作。
中超第二阶段赛事启动后,个别比赛发生引起广泛讨论的裁判判定争议情况。以7月12日联赛第16轮南通支云主场迎战大连人的比赛为例,主队球员桂宏一次精彩的进攻,由于第二助理裁判的重大判罚失误而被取消。针对这一情况,支云俱乐部投资人范兵表达强烈不满情绪,于次日向联赛工作群发送言辞激烈的批评内容,对象为中国足协相关工作人员。
范兵这个行为确实不够沉稳,恐怕会受到中国足协的处分,不过必须承认,裁判犯了愚蠢的技术错误,直接影响了比赛走向,让刚刚升入中超的南通支云队保级形势变得非常严峻。
有专家指出,中超裁判产生误判和漏判的情况,其缘由包含多个层面:一方面,裁判员的专业能力欠缺,对规则掌握不深,致使实际操作时容易发生判定偏差;另一方面,裁判员虽然能够严格依照判罚标准执行,但在维持执法尺度一致性上存在不足。因此会出现各种比赛,裁判执法标准不一的情况,即便是同一场赛事,判罚尺度也存在差异;第三点原因也反映了实际情况,自从视频助理裁判系统全面应用于中超联赛裁判工作之后,部分裁判员出现了对辅助技术过度的依赖倾向,这进而削弱了他们做出果断且精准判罚的能力。
同样以桂宏进球被认定无效的案例来说明,有视频资料证实,当值第二助理裁判员李英宾在桂宏启动的一刹那,正好位于场地中央线上,本可以清楚看到这一时刻,但他最终还是没有作出及时且正确的裁决。从这层意义上讲,此次错判的主要责任方,根本不应该是视频助理裁判系统。
确实,针对联赛期间因判罚存在争议而引发的种种违规行为,中国足协在按照规则严肃处理的同时,也着重强化了对联赛裁判工作的审视以及与各俱乐部间的交流。此前曾就那些错判向南通支云俱乐部方面致以歉意。对于涉及关键轮次的重要比赛,也费尽心思,力求尽可能确保参赛裁判的公正性。
但必须承认,当前实际状况下,完全消除联赛本土裁判的误判和漏判,确实难以实现。当联赛竞争白热化时,重新聘请优秀的外国裁判来执裁中超关键比赛,无疑是一种更易被各方接受的解决矛盾、减轻压力的务实方案。据消息,早些时候,中国足协和联赛运营团队内部曾探讨过相似计划,但由于整体形势、财政状况等多项制约,该议题至今仍未达成共识。
值得留意的是,新赛季亚冠赛事定于今年八月上中旬启动,大概率情况下,资深裁判马宁、傅明、王迪、沈寅豪,以及资深助理裁判曹奕、施翔、周飞、张铖,都会被委派去执行新赛季亚冠赛事的裁判任务。倘若这些国内顶尖裁判前往海外执裁,事实上会对中超联赛裁判人员的选拔工作造成更显著的影响。当本土优质裁判员稀缺时,聘用外籍裁判也就成了“救急”手段。
据了解,中国足协打算在杭州亚运会结束之后,再次聘请外国裁判来判罚职业联赛后期的重要比赛,详细计划需要各方继续商讨确定。